第19期线下心理电影赏析沙龙顺利开展

文章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22年12月05日 点击数: 字号:

2022年11月30日中午,校心理健康协会朋辈项目部在团辅组织了一次《每分钟120击》的心理电影赏析沙龙活动。朋辈部的同学主持了本次活动,40位同学也积极参与了本次心理电影的赏析沙龙。



抗艾组织中有一群新人参与其中,内森(阿诺德·瓦罗里斯饰)被勇敢、积极、乐观担当的激进分子西恩(纳威尔·佩雷兹·毕斯卡亚特饰)所吸引。抗议行动进行时,内森瞬间爆发出不可预知的能量。他们去高中发放避孕套促进安全性行为,冲进制药巨头的巴黎实验室。直到与伴侣肌肤之亲,肖恩才缓缓道出了自己患病以来的心路历程。整部电影围绕着艾滋病展开描述。

  

电影看点及特色

   虽然是以艾滋病为话题,但影片的基调毫不沉重,反而能让观众透过屏幕,被这群年轻人的活力和激情深深感染。那些抗争那些游行像爱情像性一样充满了生命的张力。导演在接受采访时说:“在那个时代,他们非常艰难,只能活到28岁;但他们还在坚持,正因为他们只有28岁。另一方面,如果说当时的他们暴力又张狂,也同样是因为他们还很年轻,他们的生命要奋力地绽放。

剧情分析与讨论环节

 

1.对于影片名有何理解?

答:影片名起初让我摸不着头脑,原来指的是浩室舞曲每分钟的节拍。而这种音乐似乎含有面对死亡时积极与不屈的意味,特别是结尾激进团体再次行动撒骨灰时出现派对一幕,跃动激昂的音乐节奏令影片异常沉重的主题终于找到超然乐观的解脱。这也似乎完整地显示出男同志的一生经历过欲望洗礼、偏见不公、疾病痛苦,到最终仍能以绽放的姿态化为尘埃。



2.电影中的故事有分为几段?表达自己的看法?

答:这个故事被分割为前后两段,前半段展示群像,后半段聚焦个人。1990年代初,巴黎的抗艾组织Act Up努力用各种方式唤起公众对于艾滋病的重视,他们和药厂拉锯,到学校宣传,在街头呼喊,而与此同时,组织内部的新加入者Nathan与其中的激进成员Sean相爱,并且陪伴着Sean在斗争与爱恋中走完生命的最后一程。

3. 观看完影片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答:它提醒着依然可能被边缘化、被污名化、“存在即是原罪”的我们:如果普通人的心跳是80下,LGBT需要每分钟120击——因为只有每分钟120击,才能让我们不受践踏的活下去!

 

4.我们该如何对待艾滋病病人?

答:对待艾滋病患者应一视同仁,不恐慌,不议论并尊重他们,只有给到足够的尊重,他们才能更加自信地和疾病作斗争,我们也能更好的预防被感染。无论艾滋病患者是如何感染的HIV(人类兔疫缺陷病毒),我们都应该尊重他们。艾滋病一般经血液传播、性传播及母婴传播,因此平时和艾滋病患者一起吃饭、握手及拥抱都不会被感染,我们应该为他们提供一个平等舒适的环境工作生活。

 

5、作为青年大学生,该如何预防艾滋病?

答:大学生处于青少年阶段,在感染艾滋病的人群当中,青少年是发病率比较高的人群。因此,首先要加强青少年性教育,需要懂得自尊、自爱、自洁,避免过早存在性生活,不可存在过多性伴侣等。对于性生活一定要有自我保护的意识,拒绝与感染过艾滋病的人发生性生活,否则非常容易被感染。

 

推荐理由

 

《每分钟120击》被誉为2017年唯一能和《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媲美的同志电影。此片于第70届戛纳电影节提名主竞赛单元的“金棕榈”奖。影片的背景定于上世纪90年代的艾滋病爆发期。法国成为欧洲艾滋病患者最多的国家,其艾滋病患者人数是英国和德国的两倍。此番情境下,由艾滋病病人和同性恋构成主体的ACT UP成立,这一组织通过一系列的抗议行为,呼吁政府和社会大众关注艾滋病病人,同时普及性行为安全知识。

电影对生死爱的叩问也不是亦步亦趋,而是让一个个努力活着的人讲述自己为何濒死,又为何依旧上紧发条捍卫权利,依旧在死神的追逐下贪恋简陋却深沉的爱,直至被病毒全面侵蚀,风华陨落,犹如片中畅快漫舞时涌动的浮游尘埃,那是闪光又渺小的生灵。生于愤怒,得于天真,死于幽寂,熊熊烈火,焚我残躯。在生活中,我们要关心艾滋病患者,给与他们精神上的支柱。从而不再戴有色眼镜看待艾滋病人,能够科学的、自然地与他们接触、交往,就像对待普通人一样。

 




【收藏本文】 【打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