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青年学

“百年党史·红色故事”微朗读——《八女投江》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21年05月17日 点击数: [添加收藏]

故事主题:《董八女投江》

本期朗读者:学前一系1803班李希彦

在1938年夏天。日本关东军纠集伪蒙、伪满军在松花江下游展开了三江大讨伐,东北抗联第4、5军为摆脱困境决定向西转移,遭到日军多次围追堵截牺牲了很多抗联战士。10月东北抗联第5军第1师的一支百余人的队伍被乌斯浑河挡住了去路,队伍中有第5军妇女团的八名女战士,她们是:冷云、胡秀芝、杨贵珍、郭桂琴、黄桂清、李凤善、王惠民、安顺福。抗联队伍经过几日的奔袭,战士们又饿又累,师长决定在岸边休息一夜明早过河。10月的北方已经十分寒冷,部队在河畔露营后,燃起了几堆篝火取暖。日伪特务葛海禄发现了江边有篝火闪动向日本守备队报告有抗联战士在江边休息。日军集合了一千多人将抗联战士包围。

10月10日拂晓,抗联战士们发现了日军急忙向外冲。冷云比较冷静,命令七名女战士卧倒,敌人没有发现她们,向大部队逼近。此时状况十分危急,在生死关头冷云果断地组织女战士殿后从背后袭击敌人吸引日军火力,掩护大部队突围。敌人以为中了埋伏忙抽出一部分兵 力向她们还击,大部队乘机突出了日军的包围圈。冲出去的同志最后听到她们齐声喊--快往外冲啊!保住手中枪,抗战到底!日军在得知她们只有八名女兵时变的更加猖狂边打边叫:乖乖投降吧!皇军不会亏待妇女!当大部队发现还有八名女战士没有冲出日军的包围后,多次组织抗联战士回来营救,因日军火力强大未能成功。

在背水作战至弹尽的状况下,八名女战士应对日伪军逼降,誓死不屈。冷云坚定地对大家说:同志们,我们是抗联战士,宁死也不做俘虏!为祖国的解放而战死,是我们最大的光荣!她们投出了最后- -颗手榴弹,趁敌人卧倒的机会毁掉枪支,挽臂涉入了冰冷的乌斯浑河,高唱着《国际歌》群众沉江,壮烈殉国。牺牲时,她们中年龄最大的冷云23岁,最小的王惠民才13岁。八名女战士为中华民族的解放献出了她们年轻的生命,写下八女投江的壮丽篇章。

八女投江群雕位于牡丹江畔的江滨公园。高13米,长8.8米采用花岗岩石材雕凿而成,八女投江四个大字由全国政协主席邓颖超书写。站在这硕大的群雕前,无不使人思维翻滚,心潮澎湃,当年八女视死如归的事迹深深印在人们的脑海里,1984 年那里被国家列为二级文物保护单位,八女投江群雕也被批准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读后感悟:邓颖超说过:“为了六角钱,董老都作了检讨,现在有些人贪污、浪费国家资产几万元、几十万元、几千万元,甚至上亿呀!我们要向董老学习,牢记红岩村的革命历史,弘扬艰苦奋斗的精神。”上世纪40年代,我党的生活条件极为艰苦,但是这6角钱说实话,并不多。当时我党已经是国内的第二大政党,我军在1945年时也已经有百余万之多,这6角钱对于南方局、对于我党我军来说,不过是沙滩上的一粒微尘。董老作为我党的重要领袖、南方局的重要领导,这6角钱对他来说,也根本不算什么。但是董老却将这6角钱上升到原则问题上,并亲作检讨数次自我批评,这难道是小题大做吗?这恰恰反映了董老及无数革命先烈的大公无私的革命精神,若是没有他们这种敢于较真敢于自我批评的革命精神,就没有我们如今的新中国。

202105132216515993.jpg


[ 打印文章 ]